“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人才培訓助力鄉村振興加“數”前行
時間:2023/4/9 6:03:21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hardy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4月8日,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在渝舉行,標志著由騰訊西南總部聯合重慶市慈善總會開展實施的“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正式拉開帷幕。
騰訊公司副總裁兼西南區總經理蔡光忠介紹,“巴渝新農具計劃”項目將以鄉村人才數字化培訓作為切口,立足重慶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所在的區縣,通過“數字村務培訓”、“電商人才培訓”、“為村相關人才培訓”等三大核心培訓內容,未來5年內計劃培養35000名“新農人”掌握“新農具”,建設“新農村”。
圖為: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現場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提升數字化能力是培養現代鄉村人才的重要任務。近年來,重慶市先后印發《重慶市數字經濟“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重慶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文件,加強數字化鄉村建設,構建數字農業農村人才技能培訓體系。
2022年9月,重慶地方政府聯合騰訊西南總部、騰訊研究院、微信共同發起的數字化助力鄉村振興項目——“新農具計劃”,帶動一批“新農人”全面掌握數字化經營工具。其中,新手主播“唐老臘”場均觀看人數超過3000人,最高單場銷售額超過1.1萬元。“如果每天一場直播銷售額穩定在5000元左右,按每天直播一場,我們光在視頻號直播間就能獲得15萬元的銷售額,可以說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唐老臘”負責人張石強說。
“新農具計劃”只是騰訊在重慶鄉村振興領域的眾多探索之一。近年來,騰訊在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方面的諸多探索都落地重慶,并總結出“1+4”模式:“1”是一大來源,以公益慈善為依托,撬動公眾廣泛參與;“4”是四大探索路徑,即“以數字連接為基礎,推動鄉村基層治理”、“以數字內容為載體,助力鄉村文旅發展”、“以數字工具為手段,促進鄉村產業發展”、“以人才培訓為抓手,激活鄉村的內生動力”。
在這一過程中,騰訊不斷思考總結,將擅長的能力以更靈活、可復制的方式覆蓋到更多區縣,惠及更多的百姓。“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由此誕生。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兼西南區總經理蔡光忠發言
蔡光忠介紹,“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包括開展數字村務培訓、電商人才培訓和為村相關人才培訓三大核心培訓內容,計劃5年內在落地區縣開展數字化培訓1700余場,推廣數字基層治理應用、數字便民服務、短視頻等數字化工具。
在數字村務培訓方面,項目通過推廣在線會議、在線文檔等應用,結合基層需要,提高鄉村在表單填寫、民主評議等方面的工作效能,提升村民的數字素養,構建基礎系統。此前,騰訊將擅長的連接優勢賦能于巫溪的縣域數字化基層治理,探索出了一條“政府善用、百姓會用、治理有用”的路子。
在電商人才培訓方面,項目借助微信視頻號、京東、快手等電商行業支持,針對有農產品銷售意愿的農戶開展助農直播帶貨線下專場培訓,邀請專業團隊以“課程+實操”的形式幫助新農人掌握視頻號、直播、小程序等工具,構建商業營銷系統。
在為村相關人才培訓方面,項目將借助相關資源,專門培養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構建綜合治理體系。此前,“耕耘者振興計劃”“鄉村CEO計劃”等鄉村人才振興項目已在重慶落地。
“我們希望各個幫扶縣域搭建起符合自己縣情的數字化底座,通過數字基層治理切實提升群眾對基層治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希望鄉村治理骨干和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能夠掌握更多農技知識、學會經營村莊的現代化能力,為鄉村連接起情感、信息與財富;希望普通農民各個都能掌握‘新農具’,讓大山的好貨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視頻號工具成為‘新農人’自己的‘致富經’。”蔡光忠展望道。
圖為: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宣傳周暨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啟動會現場
據悉,騰訊首期將公益支持“巴渝新農具計劃”,同時聯合重慶市慈善總會、重慶市鄉村振興基金會線上發起項目的公益募捐。“歡迎更多人以公益的形式理解‘新農具’的能量、關注‘新農人’的成長、關注家鄉的‘數字變革’。”蔡光忠說。
啟動會上,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也如約而至。4月12日至14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民政局、重慶市農業農村委、重慶市鄉村振興局指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騰訊西南總部為特別支持單位,重慶市慈善總會主辦的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公益活動將正式啟動。蔡光忠表示,期待更多人加入到公益助力鄉村振興行列,讓“重慶好人”的烙印深深鐫刻進這座“公益之城”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