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啟動,騰訊致力彌合人才鴻溝,助力數字化發展
時間:2023/4/12 10:29:07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hardy4月12日至4月14日, 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活動在渝舉辦。
騰訊基金會將提供3000萬元的配捐資金和1200萬元的項目推廣金,還將立足于當下鄉村振興中“人才鴻溝”的現狀,針對公益數字化人才以及鄉村人才的培養采取行動。
此外,騰訊基金會將幫助區域公益生態進行透明公益和傳播能力升級,引入“公益股東人大會”“公益真探”等數字化工具,助力重慶區域公益力量的可持續發展。
加快培養區域公益生態的數字化人才
在8年的互聯網募捐進程中,重慶市慈善總會已跨入全國慈善組織前列,目前已在騰訊公益平臺互聯網募捐17.96億元,其中獲得配捐3.15億元,有3199萬人次參與捐贈,共上線1146個項目。
然而,重慶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況由志表示,重慶目前在慈善事業以及鄉村振興發展方面仍面臨著挑戰。
“重慶地處西部,是全國唯一的有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直轄市,我們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況由志介紹道,西部的公益慈善組織在適應和理解變化方面與東部發達地區的組織仍有差距,獲取信息的速度和對外交流的程度也制約了其適應變化的能力。
“互聯網募捐是一個人才奇缺的行業,我們自身的人才隊伍,以及我們區縣、鄉鎮的人才隊伍的規模和質量都還很欠缺。”況由志指出,人才“鴻溝”將帶來巨大的挑戰。
2023年3月,騰訊公益與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共同發起的“數字人才開放計劃”二期正式開班,首站便落地重慶。專場培訓將集結數十位專家組成導師團,針對395名學員制定20余門實操和戰略課程,因地制宜打造更契合區域公益生態的數字化人才。
2023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亦專注于對鄉村人才的培養,同時幫助區域公益生態進行透明公益和傳播能力升級。重慶專場首次引入“公益股東人大會”“公益真探”等數字化工具,打通機構與捐贈人溝通的最后一公里,通過內容宣導、專場培訓方式協助公益機構打造地方公益嘉年華品牌,助力重慶區域公益力量的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巴渝新農具計劃”公益項目也正式啟動。“巴渝新農具計劃”將以鄉村人才數字化培訓作為切口,立足重慶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所在的區縣,計劃5年內在落地區縣開展數字化培訓1700余場,培養超35000名的新農人。通過“數字村務培訓”“電商人才培訓”“為村數字人才相關培訓”等三大核心培訓內容,推廣數字基層治理應用、數字便民服務、短視頻等數字化工具,實現培養“新農人”、掌握“新農具”、建設“新農村”的核心目的。
圖注:巫溪何帆布鞋工廠,開啟視頻號直播帶貨后,銷量翻至800萬元。
助推公益理念和能力普及基層地域
2021年,騰訊投入500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希望結合自身的數字和科技能力,在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層醫療體系完善等民生領域,充分發揮企業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公益慈善,渡人渡己,就好比過河,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飛速發展的數字技術,就是給公益行業送來了新的橋和船。”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將數字技術喻為“橋”和“船”,為“三次分配”提供了“渡河”的能力。
2021年9月,騰訊基金會啟動區域性公益嘉年華活動,在各地政府的指導下,創新衍生出多時、多地、多場景、多主題,且符合當地發展需求的公益活動。
談及打造區域性公益嘉年華活動的初心,騰訊基金會秘書長葛燄表示,“我們希望可以借鑒‘99公益日’的活動模式,來協助地方舉辦地域性的公益嘉年華活動,能夠讓本地的群眾以及在各地的家鄉人都可以更加關注和支持本地的公益項目。”
圖注:酉陽何家巖,村民正在探索網友云端認養的“云稻米”模式
“99公益日”在全國范圍內舉辦,使社會整體的慈善認知得以發展鞏固,公益土壤也在各個區域中被構筑。在此基礎上,公益理念能夠在區域活動中不斷向更基層的地域滲透,適用于當地特點的“專屬”模式也源源不斷地被開發。
2022年4月首屆“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在重慶市政府的指導下,重慶市慈善總會聯合全市38個區縣、54家社會組織及志愿服務組織,策劃上線286個項目,動員234萬人次參與募捐活動;線上線下、配捐配套募集資金3.79億元。其中,騰訊基金會作為活動特別支持方,線上配捐5054萬元。
同年,騰訊基金會也在湖北省、陜西省、江蘇省、河南省多地開展了區域專場活動,助力當地公益伙伴能力成長、拓展數字化公益生態建設以及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該活動也將在今年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