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晨報探蟹團”上周赴蟹都匯陽澄湖養殖基地,感受大閘蟹的養殖和捕撈過程
“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這句膾炙人口的名句在秋風乍起之時撩動著每個吃客的心弦。9月6日,重慶晨報讀者探蟹團整裝出發,奔赴蟹都匯旗下陽澄湖養蟹基地,3天的時間里,探蟹團團員在風景秀美的陽澄湖上觀蟹、撈蟹、選蟹,好好地品味了一把陽澄湖水煮大閘蟹的鮮美。
望聞問切,只為挑選好蟹
9月7日一大早,探蟹團成員驅車來到陽澄湖。剛駛進湖區,湖面夾雜著清新的氣息撲鼻而來,團員小艾做了個深呼吸:“哈哈,我聞到大閘蟹的味道了!”
一行人首先來到位于陽澄湖淺水灣的蟹都匯專賣店,店內人頭攢動,雖然離陽澄湖開捕還有10天,但不少心急的吃客早已迫不及待地想嘗鮮為快了。店內的玻璃缸里,根據重量、公母分裝著大閘蟹,五六位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挑蟹、選蟹、激光打標、包裝等工作。
只見選蟹的工作人員將一只只大閘蟹拿起,經過仔細的打量挑選后,才將合格的大閘蟹進行打包,“像中醫大夫看病一樣,望聞問切。”探蟹團成員小陶忍不住說到。
蟹都匯經理、陽澄湖大閘蟹協會副會長史鄭德告訴探蟹團團員們:“挑選合格大閘蟹的標準很嚴格。個頭大、蟹腿硬、鮮活、肥滿都是硬指標。暫時沒有達到銷售標準的大閘蟹則會被蟹農帶回去繼續養殖,‘壞’蟹是不會有機會進入市場的。母蟹后尾如可看見三道杠,表明蟹黃豐富;公蟹腹部的小蓋掀開后,可以看見一個形狀圖案,說明已長到膏脂飽滿。進入市場上的母蟹必須要達到‘三杠一星’、公蟹‘兩杠一星’的外貿出口標準,統稱為‘將軍蟹’。”
提前嘗鮮,養殖基地捕肥蟹
接下來,探蟹團成員來到了陽澄湖畔,幾艘快艇沖鋒舟已經停在岸邊等候著大家,探蟹團成員乘船駛往湖心親臨蟹都匯養殖基地親自體會捕蟹過程。據介紹,大閘蟹的飲食也是相當考究的,除了喂玉米面等,還要不時地給它們喂食螺螄、小魚蝦等進行葷素搭配,均衡營養,才能保證其長得強壯。
船只行至水域寬廣處,工作人員告訴大家:“蟹都匯養殖基地到了”!只見一片湖面用竹竿和網布劃分成很多“標準間”,這里就是大閘蟹的家了。據介紹,大閘蟹經過了數月的醞釀成長,馬上就要進入脫殼階段。目前,部分大閘蟹已成熟,但還有部分大閘蟹還要經過最后一周的脫殼才能成為盤中美餐。
有著幾十年養蟹經驗的資深大閘蟹專家史鄭德,現場向大家示范了捕蟹的過程。只見他將捕蟹專用的地籠扔進湖里,只一會功夫,緩緩地將地籠拉出湖面,籠里滿滿的全是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大閘蟹,張牙舞爪地橫行著。
當金黃誘人的大閘蟹擺上餐桌時,整個探蟹團達到歡樂的頂點,紛紛對其豐腴鮮美的滋味贊不絕口。成員王行對這次探蟹之行非常滿意:“這次活動讓大家了解到高品質大閘蟹是怎樣從湖底來到我們餐桌的,開了眼界的同時也吃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