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史前歷史再次被提前 東亞人或起源于250萬年前的重慶
時間:2015/5/28 0:00:00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admin
記者今(27)日從三峽博物館獲悉,作為東亞人起源的“巫山人”歷史再次被提前,或生活在距今 250萬年前的龍骨坡。該發現出自中、法等9家權威研究機構聯合發表在《國際第四紀》上的龍骨坡最新測年論文。最新測年結果顯示,“巫山人”牙齒化石年代距今220萬年前,龍骨坡遺址出土的上千件石制品所代表的由“巫山人”創造的“龍骨坡文化”最早出現的時間則為距今250萬年前,比之前研究結果又提前了整整36萬年。
最新檢測結果顯示“巫山人”或起源于250萬年前 為東亞人祖先
該論文題為《中國最早的人類聚居證據:來自龍骨坡的哺乳動物牙齒化石的電子自旋共振法與鈾系列(ESR/U-series)法的測年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國際第四紀》上,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史前研究室、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等中法9家權威研究機構聯合研究并發表。
三峽博物館三峽古人類研究所長魏光飚博士告訴記者,他們根據新的地層劃分和測年手段,對來自于龍骨坡南墻和北墻不同層位的哺乳動物化石牙齒進行了系統的年代測定。實驗結果顯示,這些哺乳動物化石牙齒的年代范圍介于距今220—250萬年之間,其中含人類化石的地層(第8層)年代是距今220萬年前,遺址底部含舊石器的地層(第12層)的年代是距今250萬年前。
“所以龍骨坡遺址和‘巫山人’的年代可定位于早更新世最早期,最早可追溯至250萬年前。”魏光飚說。
魏光飚表示,盡管“龍骨坡文化”的創造者仍然是未解之謎,但相對于其它公認的早期人類聚居地,比如安徽省人字洞舊石器遺址(距今200-240萬年),華北泥河灣馬圈溝舊石器遺址第三文化層(距今170萬年),華南元謀盆地古人類遺址(距今170萬年),以及中國黃土高原南部的藍田公王嶺直立人遺址(距今160萬年),龍骨坡還是提供了迄今中國乃至東亞最早的人類聚居地之一的證據。”
龍骨坡直立人歷史獲國際專家認可 明年將重啟龍骨坡發掘工作
從1984年在重慶巫山縣廟宇鎮首次發現龍骨坡古人類遺址,并發掘出“巫山人”化石以來,龍骨坡一直被一些學者稱為“東亞人類搖籃”。但在此發掘出的靈長類下頜骨化石到底屬于人還是屬于猿,國內外學術接一直有不同觀點。
據魏光飚介紹,他們在2011年至2012年的發掘中又獲得了數百件哺乳動物化石和有明顯人工痕跡的石制品。在對上千件石制品及其特殊埋藏現象進行研究后,首次提出龍骨坡遺址出土的石制品中存在“原型手斧”,以充足的實物證據肯定了“龍骨坡文化”的存在。
體質人類學中將兩足直立行走作為人類形成標志,考古學上將是否能有意識地制造和使用工具作為人與動物的區別。
那么創造了“龍骨坡文化”的“ 巫山人”到底是人還是猿?
魏光飚認為,“巫山人”可能在體質人類學上還是“猿”,但在考古學上又屬于“人”的范疇。“巫山人”從依賴天然工具發展到以自制的石器工具獲取生活資料,逐漸實現了從“猿”到“人”的演化。
記者了解到,就在最近,非洲肯尼亞發現了330萬年前的舊石器,比之前的世界上最早的舊石器早了70萬年。該重要發現的發現者之一,路易斯?利基女士在先全世界宣布這項重要發現的一個演講中,只提到了亞洲兩個最重要的古人類遺址,一個是印尼的小矮人,另一個就是中國巫山龍骨坡的直立人。
在魏光飚看來,他們正通過研究,試圖證明現代中國人是本地起源。而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巫山人”是東亞人的祖先,早期人類在亞洲出現的時間被大幅度提前。
據了解,明年還將重啟龍骨坡發掘工作,期待更多的史前秘密公之于眾。而250萬年前舊石器時期主人究竟是誰的謎團也將隨之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