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助力山城智能化,為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注入新動能
時間:2021/8/23 14:55:28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admin作為數字時代的“網紅城市”,山城重慶集中了8D魔幻色彩的地形、美味的火鍋、炫麗的夜景等諸多元素;在魔幻色彩的背后,重慶也正在將科技、創新、智能等新元素融入到以制造為代表的產業和城市治理、社會治理的脈絡中。
尤其是在2018年以來,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集中力量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為經濟社會發展裝上“新引擎”。從以大數據智能、智能超算為代表的數字產業化,到以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為代表的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重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導力量。
作為重慶加速數字經濟、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從2018年起永久落戶重慶,也為重慶帶來了前沿思維、產業升級和項目落地,引領著重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自2018年首屆智博會起,隨著華為重慶軟件開發云(DevCloud)創新中心、華為(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鯤鵬產業生態重慶中心、華為(重慶)物聯網創新中心等項目的陸續落地,華為正在深度參與重慶數字經濟建設。
與此同時,華為也把重慶作為企業戰略布局的重點,積極對接重慶產業發展需求,在新基建、產業互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入合作,助力重慶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插上“智慧”翅膀重慶加速騰飛
近年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日益迫切,而數字經濟的快速崛起,不僅為傳統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作為我國六大老工業基地的重慶,同樣處在新舊產業交替的十字路口。
通過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重慶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加快建設“智慧名城”,智能產業持續壯大,智能化發展成效顯著,兩化融合水平穩居中西部第一。
來自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市重點數字經濟企業已達351家,重要數字經濟園區產業規模超8000億元;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6387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5.5%。其中,重慶數據中心規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40%,數據中心總體上架率達6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
進入“十四五”以來,重慶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站到了一個新起點上,為了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突破,重慶也為自己立下了新方向和新目標。根據重慶“十四五”規劃,重慶將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優化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云聯數算用”全要素群、“住業游樂購”全場景集,促進智能產業、智能制造、智能化應用協同發展,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華為也將持續助力山城智能化,共啟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加快打造“智造重鎮”賦能高質量發展
作為我國少數幾個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的城市,2020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其中汽車、電子兩大支柱產業增速達到兩位數,對工業增長拉動明顯。以智能產業為例,重慶提出的“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發展,更是被認為是重慶打造“智造重鎮”的重要途徑。
為此,華為將結合重慶工業企業種類多、門類齊全、產業鏈聚集的領先優勢,大力投入聯接、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制造場景深度融合,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樞紐,橫向打通從研發到銷售的價值流,縱向整合行業場景、經驗與平臺業務流,攜手重慶做強“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面對重慶智能制造全產業鏈升級的重大戰略,華為積極與重慶頭部制造企業合作,以華為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經驗和先進的5G技術為牽引,助力重慶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5G智能工廠標桿。在智能制造場景上,華為依托創新中心的平臺能力,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助力中小制造企業快速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助力重慶壯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華為也在積極參與重慶ICT產業人才培養,為“智造重鎮”建設注入持久活力:一方面,華為正在通過“云平臺+服務”的方式開展智能ICT實訓中心建設,為重慶市產業全面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先進技術能力和人才隊伍支撐;另一方面,華為也在聯合人才生態核心伙伴,將中國(重慶)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打造成為一個智能的、可支撐大規模服務的國家級示范性技能人才培養基地。
加速建設“智慧名城”賦能美好生活
如果說打造“智造重鎮”是重慶推動工業企業加速邁入網絡化和智能化制造階段的重要舉措,那么建設“智慧名城”就是重慶在2025年基本實現“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網覆蓋、政務服務全渝通辦、生態宜居全域美麗、數字經濟全面融合、信息設施全城連接”的必由之路。
渝北區是重慶市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和創新金融聚集地,不僅經濟總量一直在各區縣中遙遙領先,在智慧城市建設上也是一馬當先。在此過程中,華為充分發揮自身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懂行”特質,幫助渝北區初步建成“兩平臺兩中心”,支撐起全區170個政務信息系統遷移上云,實現了對渝北區城市運行的總體監測;并通過打通所有政務信息系統,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不跑腿。
重慶兩路寸灘綜保區是內陸地區唯一具有空港加水港“一區雙核”的綜合保稅區,在綜保區發展過程中,傳統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綜保區高品質生活、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此,重慶兩路寸灘綜保區借助華為沃土數字平臺,從數據采集、匯聚、共享及高效靈活的資源協同調度入手,圍繞數據的高效集成、處理加工、順暢融通等,大大促進了綜保區管理服務、產業發展的智慧化。
華為在助力重慶開展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建設的同時,也在加速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智能化轉型,為人們的出行、就醫提供更多便利,全面開啟“智慧名城”美好生活。
依托華為在交通行業及ICT領域三十年的技術經驗,重慶機場集團聯合華為啟動了大數據智能分析項目,共計梳理出24類旅客域指標、31類運行域指標和71個旅客標簽,為各類智慧化應用提供高效的數據支撐;構建了重慶機場航班、運行及旅客數據動態IOC大屏,隨時掌握全盤動態趨勢,做到關鍵信息一目了然;全新Smart BI工具,極大提升了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在醫療,華為提供性能全球第一、全球領先全互聯架構的數據存儲全閃存解決方案,夯實了醫院業務信息化、數字化底座,助力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腫瘤醫院等智慧醫院建設。面對疫情防控要求,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借助華為應急防控融合指揮調度平臺解決方案,構建起融合視頻監控、視頻會議、互聯網協同辦公等的指揮調度平臺,夯實醫療機構之間、市縣鄉之間、衛生健康委直屬單位之間信息互聯互通的基礎,通過集成協同OA辦公、移動遠程醫療、全市影像云等應用服務,逐步完善了重慶市衛生健康行業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的建設。
如今,借助智博會的平臺功能,重慶“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已經進入“加速跑”階段,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正在積極擁抱大數據智能化,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同時,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數字園區、智慧交通等也逐漸進入深入發展的新階段。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懂行人”,華為正在以數字經濟為引擎,推動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華為發揮自身在新ICT技術上的優勢,積極參與重慶數字產業化建設;另一方面華為也在攜手更多的“懂行人”,共同推動重慶的產業數字化建設,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常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