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開幕
時間:2012/11/23 11:00:00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admin昨日,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舉行了開幕式。記者 楊新宇 甘俠義 攝
中外嘉賓專注聽論壇。
據重慶日報消息 11月22日上午,由商務部和市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在南坪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發展服務貿易,轉變發展方式”。
市長黃奇帆致辭并作主旨演講,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致辭,副市長陳和平主持會議。
黃奇帆說,黨的十八大剛剛勝利閉幕,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特別是要推進服務貿易的大發展。今天第四屆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的開幕,順應十八大要求,符合全球服務貿易行業發展趨勢,對促進經濟發展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將產生積極影響。
黃奇帆說,當今世界,發展服務貿易是解決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出路之一,因為服務貿易本身對貨幣的需求量、依托性相對較小,受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相對也小,近幾年全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國服務貿易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首先,它能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大分工中的地位。我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隨著勞動力和油電煤氣運等要素成本的不斷上升,國際競爭壓力加大;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可以緩解我國制造業所面臨的壓力。其次,可以帶動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服務貿易是高端服務業,其技術含量會形成溢出效應,帶動其他層級上的各行各業提升水平。服務貿易一般是和國際貿易打交道,處于更開放的地位,發展服務貿易,可以帶動整體產業結構的開放和內部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第三,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發展服務貿易,不僅能推動節能減排,還可以提高經濟效益的含金量。
黃奇帆說,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是重慶落實“314”總體部署,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和內陸開放高地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重慶大力實施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戰略,并將服務貿易放在領頭羊的地位大力推動發展,目前已初見成效。近十來年,重慶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每年以60-70%的速度遞增,去年達到60億美元,今年預計會達到100億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力爭到2015年達到200億美元。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四條發展路徑:一是依托重慶正在建設內陸最大的加工貿易基地,推動服務貿易大發展。服務貿易和加工貿易好比一只手的手心手背,有加工貿易就有相應的服務貿易。最近三年重慶加工貿易的大發展帶動重慶服務貿易大發展,今后幾年,這種勢頭還將保持下去。二是依托重慶建設內陸交通物流樞紐,推動服務貿易大發展。近幾年,重慶擴建航空港,增加國際貨運航線,開通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實施鐵海聯運。這些物流通道的開通與海關便捷通關服務、保稅區物流服務結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動了服務貿易大發展;三是依托云計算數據處理中心建設,推動服務貿易大發展。在服務貿易中,數據處理外包是其中發展最快的一個品種,顯示出巨大發展空間。重慶的目標是爭取到2015年建成100萬臺服務器規模的云計算數據處理中心,目前正有序推進。四是依托中國的金融開放對離岸金融業務進行深度服務,而離岸金融服務就是服務外包業務,這也是服務貿易業務核心組成部分。重慶一方面推動加工貿易中的中國本土化金融結算業務;一方面推動國際電子商務金融結算。這一塊做好了,不僅是重慶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方面,而且能推動重慶內陸金融中心建設。
仇鴻在致辭中說,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勢頭強勁,服務貿易正在成為促進全球經濟轉型、推動世界經濟新一輪增長的動力,成為各國關注和競爭的熱點。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大要求將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更多的依靠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戰略型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下一步還要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努力營造有利于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環境,繼續加強服務貿易促進體系的建設,推動中國服務貿易均衡、協調發展。重慶是中國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在服務貿易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目前,重慶是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全國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全國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發展現代服務業有良好的條件,而且重慶制造業基礎雄厚,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后來居上,生產性服務業后發優勢明顯。特別是國際服務貿易高峰會創辦4年來,影響力不斷擴大,成為重慶和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窗口和國際服務貿易交流的平臺,為中國服務貿易的協調發展和世界參與重慶,和中國西部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歡迎更多的境內外企業來重慶投資興業,在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歷程中共享發展成果。
讓人才成為重慶核心競爭力
“重慶的市場潛力很大,不過發展服務貿易業,重慶還需要補課。”參加國際服務外包對接會的部分跨國企業高管表示,重慶服務貿易發展時間較短,人才缺乏,這是重慶最需補足的一塊短板。
萬寶盛華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錦榮稱,重慶處在產業轉型、城市化加速提升關鍵時刻。他建議重慶建立一張可逐年升級的重慶人力資源地圖,使人才成為未來重慶國際服務貿易的核心競爭力。
張錦榮認為,目前重慶人才存在結構性短缺,尤其是專業型、技術型、創新型人才的絕對稀缺。他稱,要發展服務貿易,必須解決人力資源尤其是有國際背景、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問題。
他坦言,重慶正迎來服務外包貿易新機遇,信息、財務、高新技術、復合型的高端人才,將成為服務外包貿易需求的香饃饃。他建議相關部門可進行本地區域人才調研和預測。將領軍人才、行業人才、大學畢業生等進行分門別類。這就是重慶的人力資源地圖,且可進行逐年升級式儲備。
建議
放眼全球發展服務貿易外包
在昨日舉行的第四屆國際服務貿易(重慶)高峰會上,太平洋電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林逸平認為,重慶在發展服務貿易外包上,應該放眼全球。
林逸平說,日本、韓國、新加坡的互聯網滲透率(類似互聯網覆蓋范圍)都在70%以上,而中國僅有38.3%。這并不算高的互聯網滲透率,卻帶來了大量的收入。“中國的互聯網逐漸發展下去,電信收入會非常恐怖。
林逸平認為,全球供應鏈仍是世界經濟的關鍵,“但我們會看到常規的集中化生產、供應和基礎設施模式將發生轉變。云計算將使信息在世界各地傳遞大大降低成本,電子商務交易信息和服務企業從一開始就有機會積極參與全球小額市場。”
林逸平在談到重慶的服務外包時表示,“重慶的競爭對手不僅有北京、上海,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他分析,預計到2020年全球離岸服務外包市場將達到1.65~1.8萬億美元。重慶在其中大有可為。
未來五年重慶有很大機遇
來渝參加服務外包對接會的德勤中國業務發展總經理金建說,很多人以為的服務外包,僅僅是離岸外包,而且大多數都集中在信息技術的外包和業務流程的外包。可實際上,服務外包的含義遠不止此。
他說,服務外包應該是一種“大外包”。所有能將自己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以更低的成本轉包給另一方去完成的業務,都可以稱為外包。從這個意義上講,服務外包不僅包括以信息技術/軟件等為代表的離岸外包,還包括境內外包或在岸外包。境內或在岸外包從業務領域劃分涵蓋政府部門、公用事業、通信、金融服務、批發、醫療保健、運輸、農業政府部門等各個領域。
他說,未來五年,重慶在醫療、政務、金融等領域都面臨很大的服務外包機遇。比如說政府最有可能實現外包的職能就很多,主要包括政府功能的IT外包、政府后勤管理外包、呼叫中心外包、(教育、會展、稅務審計、安保)等具體職能外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