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輪機長發現最省油輪機轉速 每小時節約油耗100公斤
時間:2015/3/24 0:00:00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admin
“渝救援111”輪,重慶市水上應急救援體系中的“重裝備”之一,2012年8月下水服役,一艘具有拖帶、水上消防、溢油處置等多功能的大馬力拖輪。
見到董師傅,他正在船舶的機艙里同另外兩位同事做機器設備的保養工作。兩臺碩大的引擎、多臺電機和許多的儀表讓空間不大的機艙顯得有些擁擠,這20多個平方就是老董和他同事平時工作的地方。
“這兩天正在對船舶進行維修保養,我們正在檢查引擎的供油系統”,董師傅擦了擦手上的機油說。
董志國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水工”,自1978年開始工作就一直同船舶機械打交道,30多年的從業經歷讓他對自己的工作有著深厚的感情。船舶在運行過程中,機艙內充斥著機器巨大的轟鳴聲,夏天的最高溫度可以超過40攝氏度,還有讓一般人感覺有點難聞的柴油味,這一切都在30多年的工作經歷中慢慢融入到了董師傅的生活中。在他的眼中,鋼鐵制成的機器也有“情緒”,也需要人悉心照顧。
“這個大塊頭可是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喝起油來還是很兇的”,董師傅指著船上的機器介紹說。兩臺機器加起來的最大功率有2600馬力,如果最大功率輸出的話,每小時的耗油量可以達到400公斤以上,按照折算大概相當于近50輛轎車的耗油總量。
由于是作為應急救援船只,為應對各種險情,特別是在汛期重載貨船的施救,需要拖輪能夠提供大馬力的動力作為保障。但是平時的日常巡航、拖帶作業中,董志國和他的同事為了盡可能的減少燃油消耗,在不斷的摸索著。
按照機器的保養維修手冊的規定,供油系統的清洗是每累計工作500小時進行一次,單位出于對船舶機器的更好的維護和應急救援保障的需要,董志國和同事都是每200小時就進行一次油路的清洗保養工作。
船舶的安全、經濟運行需要輪機和駕駛之間的協作,經過兩年來不斷的實驗,董志國發現機器的轉速在700~750轉/分的油耗是最為經濟的。“在這個轉速范圍,船舶的航速可以達到約17公里/小時,如果再提高100的轉速,船的航行速度大約可以提高到20公里/小時,但是每小時的油耗卻要增加約100公斤”,董志國說。
按照應急救援響應預案的要求,“渝救援111”在接到險情報告后需要在15分鐘內出發趕赴現場。“但是按照機械操作要求,水溫要達到40攝氏度才適合出航”,董志國說,為了解決這一時間差的矛盾,他們同船上的駕駛部協同配合,在保證按照規定時間出發的同時,適當降低機器的轉速,以減輕對設備的磨損和降低油耗。
2013年7月1日,3000噸級的砂船“騰宏898”輪在嘉陵江大橋下游水域被困,因江水流速太大船舶靠自身動力無法安全靠岸。“渝救援111”輪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該船實施了救助,將其拖帶至安全水域停泊。行動中,“渝救援111”輪憑借強勁的動力和船員們的熟練操作,充分展現了其作為重慶市水上應急救援重裝備中的“大力士”和“多面手”的作用。
“雖然吃的的多,但是關鍵時候還是頂得上”,董志國笑著對我們說。他告訴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會通過不斷的優化機器與操作系統的協同配合,探索經濟轉速等方式,進一步的降低船舶油耗,讓這只“油老虎”能夠減胃口不減動力、降消耗不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