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足球特長生體驗清華足球特招 題型類似高考
時間:2015/3/29 0:00:00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admin
重慶市第七中學校也有兩名足球特長生參加了此次招生考試。近日,他們向記者揭秘考試背后的故事。
文化考語數外
題型類似高考
3月20日,七中高三15班的冉力夫通過初選,在老師帶領下到達北京,第二天下午在清華大學參加了文化課考試。考試科目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冉力夫說,考試內容是平日學習的知識,沒有與足球相關的題目。
據了解,此次考試題型完全仿照高考題型。七中體育一處主任孟勝告訴記者:“清華大學相比較其他高校,在特招的文化課成績上更為嚴格,希望招的特長生,不僅踢球好,文化成績也要好,因此我們這次帶的兩名學生是特長生中成績最優秀的。”
足球專業測試
球由清華提供
冉力夫對這次表現不滿意的是體育專項測試。測試內容包括專項技術和專項素質(顛球、繞桿射門、40米距離踢準、30米4折返跑,占35分);教學比賽(實戰中的表現,占65分)。
孟勝介紹,這種測試內容和其他高校考試基本相似,與學校足球隊平日的教學也一致。
“清華的考試其實很正常,和平時在學校學的內容一樣,無論是文化考試還是專業考試,都不存在偏題、怪題。”冉力夫說。
文化考試,他發揮得不錯,足球專業技能考試踢準項目上,他也有較好的表現。“北京的風很大,用的又是清華提供的球,不少考生不熟悉球,一分都沒拿到,我3個球踢進了兩個。”冉力夫說。
緊張最終影響了冉力夫的發揮,一些技術動作不夠完美,考試結果并不理想。
孟勝說,有了這次經驗,明年七中足球特長生沖刺清華更有針對性。
孩子學足球,沒有想象中那么糟
比起光鮮的職業球員、高大上的水木清華,更多家長想知道,孩子學足球有沒有前途?
升學
七中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4年期間,該校共有99名足球特長生通過高水平運動員考試等升入全國各大高校,其中不乏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名校。重慶大學則在7年間接納14名足球特長生。
足球特長生的文化成績,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孟勝說,校園足球訓練都是利用課余時間,只要合理安排,基本不會影響學習。
“我們過去有一個足球特長生通過特招進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剛進校時是班上倒數幾名,但經過兩年努力最后保送清華研究生。”孟勝說。
就業
孟勝表示,七中的足球特長生,選擇或者嘗試成為職業球員的比例在10%左右,前國腳魏新是其中的佼佼者。
“比起一般同學,足球特長生多了一個人生的選項。”孟勝說,大學生球員成為職業球員變得越來越普遍。如今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加上國內足球環境大幅度改善,預計未來選擇成為職業球員的比例會上升。
超過80%的足球特長生,最后沒有從事和足球相關的工作,張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張新2004年從七中畢業,以足球特長生的身份進入中國農業大學法學系,之后又讀了公共管理碩士。畢業找工作時,他發現,比起一般同學,他很有優勢。
“很多大企業都希望員工有一技之長,足球特長很有吸引力。”張新說。此外,足球訓練、比賽中培養出來的交流組織能力、團隊合作意識,也成為他求職的法寶。張新如愿進入中化集團———一家世界500強的央企。
記者了解到,僅在北京,眾多大型企業就接納了為數不少的高校足球特長畢業生,進入企業后,他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也會成為公司足球隊的骨干。
投入
孟勝告訴記者,足球特長生,普通家庭完全能夠負擔。
孟勝算了一筆賬:七中的足球特長一年的培訓費為1100元,伙食標準略高于一般學生,最大開銷來自外出參賽,教委和學校承擔一部分,學生自費1/3到1/2。所有費用加在一起,每年花銷比一般學生多1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