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農家書屋平臺。抓住農家書屋直接面對群眾這一平臺,在資金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購買《生態文明建設概論》、《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書籍3000余冊,送到238個農家書屋供廣大群眾閱讀,提高對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意義、基本要求、實施措施等的認識。
二是依托電影惠民工程平臺。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放電影方式,大力實施“2131”惠民工程,利用節假日、周末到大石、裴興、沙河等鄉鎮,放映惠民電影30余部,用生動感人的事例,倡導廣大干部群眾熱愛自己的家園,主動投身到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三是依托文化下鄉平臺。充分發揮文化工作者說學逗唱的優勢,組織社會各界文化工作者,緊緊圍繞市委五大功能分區,結合墊江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功能定位,編排小品、歌舞等節目10余個,利用趕場、節假日送文化下鄉到鶴游、硯臺、五洞等地,觀看人數達3萬余人次。
【特約小編:yun】